异政殊俗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异政:不同的政教;殊俗:不同的风俗。指偏离正道的正教会风俗。
出处《诗经》大序:“至于王道衰,礼义废,政教失,国异政,家殊俗,而变风变雅作矣。”
例子宋·吕祖谦《东莱博议·成风请封须句》:“平王之东,降于列国,异政殊俗,各私其私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ì zhèng shū sú
注音一ˋ ㄓㄥˋ ㄕㄨ ㄙㄨˊ
繁体異政殊俗
感情异政殊俗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浇风薄俗(意思解释)
- 攀龙附凤(意思解释)
- 失败是成功之母(意思解释)
- 惨不忍睹(意思解释)
- 从俗浮沉(意思解释)
- 敌众我寡(意思解释)
- 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(意思解释)
- 香草美人(意思解释)
- 和风细雨(意思解释)
- 动荡不定(意思解释)
- 来踪去迹(意思解释)
- 擦肩而过(意思解释)
- 将寡兵微(意思解释)
- 作贼心虚(意思解释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释)
- 专心一志(意思解释)
- 茕茕孑立(意思解释)
- 错落有致(意思解释)
- 扪心自问(意思解释)
- 各行其是(意思解释)
- 一窍不通(意思解释)
- 横七竖八(意思解释)
- 善善恶恶(意思解释)
- 耳聪目明(意思解释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释)
- 色厉内荏(意思解释)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释)
- 穷愁潦倒(意思解释)
※ 异政殊俗的意思解释、异政殊俗是什么意思由赏析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稀里哗啦 | 象声词,形容雨、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。形容被彻底破坏或零零散散。 |
奇花异草 | 罕见的奇异的花草。比喻美好或稀少的东西。 |
铁郭金城 |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。 |
颐指气使 | 颐:腮帮子;指:指挥;气:神气;使:指使。用腮帮子来指挥人;用神气来支使人。 |
学以致用 |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。致:使达到;用:实际应用。 |
德容言功 | 见“德言容功”。 |
天昏地暗 | 天色昏黄不清;大地黑暗不明。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。昏:昏暗。 |
野没遗贤 | 见“野无遗贤”。 |
流离颠沛 |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。形容生活艰难,四处流浪。 |
朝令夕改 | 早上发的命令;晚上就改变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无所适从。 |
废书而叹 |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。 |
安眉带眼 | 长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。 |
折臂三公 |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 |
海底捞月 | 也作“水中捞月”、“海中捞月”。捞:捞取。从海中捞月亮。形容做事白费力气;根本达不到目的。 |
十恶不赦 | 十恶: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。指罪恶极大;不可饶恕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 | 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。 |
平心而论 | 论:说。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;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。 |
舞刀跃马 | 挥舞刀枪,纵跃战马。比喻奋勇作战。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称冒险犯法;不顾性命的人。亡:无;命:名;亡命:逃匿则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类人(含贬义)。 |
读书种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 |
目无全牛 |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。 |
欺人自欺 | 自欺:自我欺骗。欺骗自己,也欺骗别人。 |
轻重缓急 | 缓:慢;不急。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。 |
背乡离井 | 指远离家乡,流落他方。 |
意料之外 | 没有想到的。 |
壮心不已 |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;雄心壮志仍不衰减。壮心:宏大的志向;已:停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