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营下寨的成语故事


安营下寨

拼音ān yíng xià zhài

基本解释安:安置;营:营房;寨:防守用的栅栏。指军队驻扎下来。比喻建立临时的住宿或基地。

出处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回:“众诸侯亦陆续皆至,各自安营下寨,连接二百余里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安营下寨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安营下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积不相能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吴汉传》:“君与刘公积不相能,而信其虚淡,不为之备,终受制矣。”
闻声相思 《鬼谷子·内揵》:“君臣上下之事,有远而亲,近而疏,就之不用,去之反求,日进前不御,遥闻声而相思。”
俯拾即是 唐 司空图《二十四诗品 自然》:“俯拾即是,不取诸邻。”
反复无常 宋 陈亮《与范东叔龙图书》:“时事反复无常,天运所至,亦看人事对付如何。”
望尘莫及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赵咨传》:“复拜东海相,之官,道经荥阳,令敦煌曹暠,咨之故孝廉也,迎路谒候。咨不为留,暠送至亭次,望尘不及。”
动荡不定 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77章:“粤系军队又侵入湘南,两湖局势也在动荡不定中。”
擦肩而过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2回:“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。”
经纬天下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普施明法,经纬天下,永为仪则。”
亲上成亲 元·关汉卿《调风月》第一折:“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,争奈忒达地忒知根,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。”
过而能改 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吾知所过矣,将改之。稽首而曰:‘人谁无过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’”